苗木界刮來一股“東風”,春天真的來了!
農林政策利好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把花卉苗木列入“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范疇?;井a業得到兩個“促進”和一個“大力發展”。據悉,近兩年全國將建立多個規?;a的花木基地,為花木產業規?;?、機械化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是促進產業供給側改革和升級的重大利好。
苗木界刮來一股“東風”,春天真的來了!
戰略與基礎建設帶動
隨著“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鄉村振興、生態建設與環境治理、森林城鎮建設、生態旅游、田園綜合體、國家公園建設等戰略的逐步實施,大幅度帶動了生態景觀產業和綠化造林產業的發展。尤其是大規模的生態建設和森林城鎮建設,將極大程度上緩解綠化苗木去庫存的壓力。
苗木界刮來一股“東風”,春天真的來了!
地產和休閑養生產業刺激
如果說過去20年是地產行業帶動了園林行業的發展,那么未來20年,將是園林行業帶動地產行業的發展。人們日益增漲的物質文化需求刺激了休閑旅游與養生產業的發展,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優美的園林環境成為了人們考慮的主要因素。
苗木界刮來一股“東風”,春天真的來了!
第一個百年目標臨近
中共十五大報告首次提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第一個一百年,是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2018~2020年正是第一個百年目標的沖刺階段。為實現第這一目標,中央和地方基礎建設投資力度很大。從近幾年各大城市的基礎建設力度來看,園林景觀方面的建設規模巨大,園林綠化作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重要部分,發展的空間與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苗木界刮來一股“東風”,春天真的來了!
PPP項目集中發力
根據目前PPP項目發展的情況來看,2018年是PPP入庫項目密集釋放的關鍵節點,十九大報告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將生態環保提到全新高度,生態環保PPP項目有望迎來黃金發展期。隨著生態建設與生態修復項目的陸續著陸,綠化市場或將迎來復蘇和銷售高峰期。
目前我國有關苗木基地
建設發展的一些扶持政策
苗木界刮來一股“東風”,春天真的來了!
土地流轉扶持政策
所謂“土地流轉”,就是在土地承包權不變的基礎上,農戶把自己承包村集體的部分或全部土地,有償流轉給第三方經營。流轉后的土地仍然只能用于發展農業,不能用作房地產開發等其他用途。關于土地流轉的年限需要根據培育的苗木需要的生長周期來訂制的,一般的年限是在八年到十五年的時間,這樣也是為了能夠保證用地計劃的長期和穩定。通常政府對土地流轉設有專項資金,對流轉土地、新增流轉土地一定規模以上,并且流轉一定期限以上的,分別給予每畝土地相應范圍的資金補助。對大規模、流轉期限較長的經營主體,通常還會優先安排農田基本建設、土地整理、農業綜合開發、特色農產品基地等建設項目和農機補貼項目。
苗木界刮來一股“東風”,春天真的來了!
設施扶持政策
對于一些經營大戶,當地政府通常都會在多個方面予以扶持,例如水、電和交通建設等,建設期間所涉及到的這些部門和鄉鎮街道等都會幫助建設者爭取項目資金,以保證苗木基地的基礎設施完善。
資金扶持政策
目前許多地區縣市都設有苗木花卉發展專項資金,并得到了國家的補貼支持,并且金額還在逐年遞增。這些補貼會根據經營戶的申請來發放額度貸款,貸款的時間通常是三年到五年的時間。
苗木界刮來一股“東風”,春天真的來了!
保險支持政策
對于種植業保險,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補貼40%,對東部地區補貼35%,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央單位補貼65%,省級財政至少補貼25%。對于公益林保險,中央財政補貼50%,對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補貼90%,地方財政至少補貼40%;對于商品林保險,中央財政補貼30%,對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補貼55%,地方財政至少補貼25%。
開發扶持政策
苗木產業基地范圍內的貧困村發展苗木花卉產業的,扶貧開發資金給予優先扶持。農業綜合開發扶持政策達到一定規模的農產品、經濟林及設施農業種植基地,將由發改局、財政局的農財、農業綜合開發辦等單位,積極協助苗木經營大戶立項,爭取上級資金扶持,用于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種苗投入以及生產物質的購買等。退耕還林扶持政策對符合退耕還林條件的經營大戶,由林業局協調給予退耕還林補貼,并納入林業基地建設,通過立項爭取資金扶持。
農具補貼扶持政策
對一定規模的苗木花卉種植大戶,購買起苗機、播種機、大棚卷簾機等農機具,按相關政策給予農機具補貼,由農機局負責審核辦理。
設施農業補貼扶持政策
對苗木花卉種植大戶按設施農業標準,建成一定規模暖棚、冷棚小區的,給予一定的設施農業補貼。扶持范圍包括園藝作物,重點支持蔬菜、水果、花卉苗木、茶葉、中藥材等優質特色園藝農產品智能化連棟溫室、標準化日光溫室、塑料大棚和集約化育苗場設施農業基地的建設。